最新拍卖预报

预展时间:2013年7月7日——7月8日
拍卖时间:2013年7月9日(周二)九点半开槌(全天)
联系电话:021-51701200

公司邮箱:customer@qingliange.com
拍卖公司官方网站:
http://www.qingliange.com/index.asp
{/dede:arclist}
市场动态 》
艺术教育 》
艺术新闻
寻找朋友的香港之行
原创:八壶精舍  2018-12-21
 
【编者按】 1949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分野,也是很多人生命的转捩点。有人选择离开大陆,到台湾、香港谋发展,甚至如张大千远居海外。彼时,唐云的很多朋友都已在香港发展的不错,而他的首次香港个展却是为了救助好友若瓢和尚。个展是成功的,售画得十五根金条,其中的十二根都留给若瓢医病或接济了穷朋友。拒绝了香港中文大学留校任教的邀约,唐云还是选择回到祖国,心之所系,仍是故土。
 
寻找朋友的香港之行
 
1949年,上海解放了。本来就是因书画市场萧条而家计无着的画家,这时的生活更加困难了。因为刚刚解放,全国的战争还没有结束,政府还无暇顾及对以卖画为生的画家的安排。画家都失业了。
 
这一年,正是唐云四十岁。他的几位朋友为了祝贺他的生日,送给他一方石砚。石砚由陈运彰画了唐云的肖像,白蕉题写了铭文,最后由沈觉初镌刻而成。铭文曰:
 
疏以密,博而精,
 
魁梧奇伟以艺鸣,
 
此石磨墨亦磨人,
 
不能磨者万千春。
 
就在砚边上,潘君诺又即兴题了一段铭文:“丹青引,山泽癯,安以居之德充符。”
 
 
 
若瓢作品《兰》《竹》       【西湖左岸】收藏
在唐云的生日宴上,白蕉对砚铭解释:“此石磨墨亦磨人,希望唐改变不问政治的态度,在政治上要求进步。”
 
唐云只是笑而不答。
 
白蕉也摇摇头,感到对他无可奈何的样子。
 
正在这时,唐云得到一个口信,说是若瓢在香港死了。
 
这个消息,并没有使唐云悲痛,他觉得若瓢的圆寂,这是一种超脱。唯一感到惋惜的是,若瓢只有四十多岁,超脱得似乎早了一些。
 
“是否把若瓢圆寂后的骨灰运回,安放在吉祥寺中。”有人说。
 
“不必了。出家人四海为家,哪里都是落脚的地方。”唐云说。
 
若瓢欢喜兰花,唐云在灯下画了一幅《兰竹双清图》,上面题写“送若瓢大法师乘鹤西归”。
 
钤上印章之后,唐云静静地坐在那里,他和若瓢之间多年的僧俗之谊,全都倾注在画幅之上,顿时又清泪泫然了。
 
 
唐云作怀若瓢诗
 
过了几个月,唐云突然接到若瓢从香港的来信。信上说他在香港生了胃病,大出血,看病的费用很贵,问唐云能否画些画,到香港开个画展,帮助他把欠的债还清。
 
上海生活无着,正好有几位画家要到香港去,唐云便赶画了一批画,并且都裱好,和几位画家一起到了香港。
 
这时,若瓢在香港钻石山金刚弟寺当了长老。唐云来到若瓢的住处,见到若瓢,身体的确虚弱,当年的飘逸风姿完全消尽。问问他的病情,已经有所好转,只是积欠无力偿还。
 
若瓢见到唐云,自然精神振作起来。就让唐云和自己住在一起,把床让给唐云,自己支撑一张床睡在外面。
 
唐云也向若瓢讲上海解放的情况,别的他说不出,只知道自己的手表丢了三次都找回来了,而且都是丢在电车上,真是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。
 
若瓢听了就不声不响了。
 
“你觉得这里好就过下去,觉得不好就跟我回去。”唐云说。
 
“等你的画展开完了再说。”若瓢说。
 
其实,唐云虽然嘴上劝若瓢回上海,但他心中也在打鼓,回到上海又能有什么办法呢?
 
经过几天的筹备,唐云的画展在香港思豪酒家开幕了。可以说,唐云是第一个在香港开个人展览的画家。
 
 
1946年若瓢作《幽兰图》,2010年由唐云弟子徐从初捐赠唐云艺术馆
 
结果,画展开得很成功,一百二十多幅画全部卖光,所得钱款也是颇为可观的。
 
唐云在香港开画展的消息传开,吸引来许多故旧好友。小报界的陈蝶衣、沈苇窗、卢溢芳、唐大郎、陈灵犀,书画界的傅狷夫、佘退春、朱龙庵、丁衍庸、顾坤伯、孔小瑜,还有从杭州去香港的余伟等,也都是唐云的朋友。有的朋友在那里混得不错,发了点小财;有的不会混的朋友,生活得很清苦。开了画展,唐云手中有了钱,凡是困难的朋友,或多或少地都要支持一些。
 
在香港,唐云和著名画家赵少昂相识。
 
陈蝶衣是报界的前辈,在上海就很有地位,到了香港之后,仍然不失其优势。他是唐云的老朋友,唐云想去看看他。唐云的表妹也在香港,说陈蝶衣的架子很大,不和上海人交往,还是别去为好。可是第二天,陈蝶衣来看唐云,并要请唐云吃饭。
 
唐云说:“你们写文章的人,赚钱不易,还是我来请你吧。”
 
“这次来了就不要走了吧?”陈蝶衣说。
 
“看看再说吧。”唐云不置可否。
 
这时,江西才子陈方也在香港,诗做得很好,曾经担任过蒋介石的秘书,为蒋介石起草“引退宣言”。现在已经与蒋介石脱离关系,在香港混得不错。陈方为人很爽快,邀请唐云到他家里去吃饭。
 
从早到晚,唐云每天都处于这样的应酬之中。
 
应酬的热潮退了之后,唐云也清静起来。钻石山的空气很好,有一条小溪从山上向山下流去,恰好从金刚弟寺前经过。在这里,唐云每天清晨起来打太极拳,和若瓢谈天,也画些应酬画送给朋友,参禅当然也是免不了的。
 
 
唐云41岁于香港金刚第留影
 
这时,龚之方从上海来到香港。看了香港的情况,打消了在香港住下去的念头。他说:“这样的弹丸之地,住下去没意思,还是回上海吧。”
 
唐云找来一批朋友商量,有不少人都认为香港不可久留。唐云觉得若瓢的身体也好了,了却了此行的心愿,便决定回上海。
 
香港中文大学的马健聘请唐云在该校任教,唐云也谢绝了。
 
对回不回上海,若瓢还处于犹豫不决之中。唐云也不勉强他。就对他说:“你在这里能混下去,就留下来;如果混不下去了,就回上海。”
 
唐云检点行装,卖画所得只剩下十五根金条了。他给若瓢留下十二根金条,自己带着三根金条回到上海。
 
 
 
【唐云简介】唐云:1910年生,浙江杭州人。海派书画名家、鉴定家、收藏家。别号药翁、老药、大石、大石翁等。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,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,上海博物馆鉴定委员,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,上海中国画院画师、代院长、名誉院长等。
 
【作者简介】郑重,字若清,号大泽乡人,斋名百里溪,安徽宿县人,出生于1935年。报人,作家,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,《文汇报》高级记者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。在《文汇报》工作近4 0年。工作之外,郑重与上海一批知名画家有深交,如谢稚柳、唐云、林风眠等,掌握了很多这些画家的第一手珍贵资料,著有《谢稚柳传》、《林风眠传》、《唐云传》等。
 
 
 
 
热门词搜索:

主页 > 新闻 > 艺术新闻 >